白蠟樹在我國栽培歷史長久,散布甚廣。主要經濟用處為放養白蠟蟲消費白蠟,尤以西南各省栽培最盛。貴州西南部山區栽的枝葉特別寬大,常在山地呈半野生狀態。性耐貧瘠干旱,在輕度鹽堿地也能生長。植株萌生力強,材理通直,生長疾速,柔軟堅韌,供編制各種用具;樹皮也作藥用。
白蠟樹木材堅韌,能夠制家具、農具、車輛、膠合板等用;樹皮稱“秦皮”,中醫學上用為清熱藥;樹可放養白蠟蟲,以取白蠟;白蠟樹又能夠作為固沙樹種。
欣賞價值
該樹種形體端正,樹干通直,枝葉茂盛而鮮綠,秋葉橙黃,是優秀的行道樹、庭院樹、公園樹和遮蔭樹;可用于湖岸綠化和工礦區綠化。
經濟價值
放養白蠟蟲消費白蠟,材理通直,生長疾速,柔軟堅韌,供編制各種用具。
藥用價值
功用主治

白蠟樹治瘧疾,月經不調,小兒頭瘡。
①李承祜《藥用植物學》:治瘧。
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調經,解毒。治月經不調及小兒頭瘡。
樹皮(秦皮):苦、澀,寒。清熱燥濕,收斂,明目。用于熱痢,泄瀉,帶下病,目赤腫痛,目生翳膜。
葉(白蠟樹葉):辛,溫。調經,止血,生肌。
花(白蠟花):止咳,定喘。用于咳嗽,哮喘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3~5錢;或研末。外用:研末調敷?!?